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黄土高原优生区建的苹果园面积大,以乔化居多,如今这些果园已陆续进入更新改造期。老果园更新改造需要休闲或换茬3年以上,新园幼树期多在5年以上,据此计算8年内改造园基本无收入保障,对果农生活影响很大。而重茬建园又难以实现高产稳产目标。因此,缩短老果园收入来源断档期,尽快恢复产业规模,成为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采用庭院空地工厂化繁育苹果大苗后再栽植,既能让老果园有较为充足的休闲恢复期,又可实现高质量建园,使果农尽早有收入,值得推广。
1技术要点
1.1准备在庭院空地上挖深30~50cm、宽50cm的南北行宽带(育苗浅壕),然后按照50cm间距安装育苗容器,作为育苗的控根器皿。容器上沿高出地平面20cm左右,在容器内填充育苗基质。行距控制在100cm左右。
1.2选苗选择生长健壮、中干较直、整齐度好的苗木,春季土壤消冻后开始栽植。选用矮化中间砧苗木要适当加深育苗容器深度,以中间砧上端低于容器上沿5~10cm为宜。
1.3栽植惊蛰后,苗木修根、消毒、蘸浆,定植在容器内,浇水沉土。矮化中间砧苗木中间砧全部埋入土中,以利于砧木生根,加快生长速度。定植完成后,顺树行搭建横向拉丝,以固定苗木。最低位拉丝控制在距地面50cm左右,固定主干不摇动。详见图1。
1.4定干及时在饱满芽处短截定干,剔除剪口下第2芽。同时,在容器上铺设微滴灌溉设备,利用自来水或水罐等容器贮水滴水灌溉抗旱,保证苗木健壮生长。详见图2。
1.5管理从第2年起,每年实施主干复壮修剪,将主干与主枝的枝龄差拉大到3年以上,并及时整形留枝。
1.6移栽一般果园地块离家庭住址不远。大树挖除第3年秋季开始挖坑、消毒、备肥、回填封土,第4年春季带容器起苗运输,直接放入定植坑内,去除容器,然后浇水沉苗。剩余苗木继续留圃培养,缺苗及时补栽,保证苗木一致性和园貌整齐度。
2突出特点
工厂化容器育苗技术是一种以调控根系生长为核心的快速新型育苗技术,由设计原理独特的控根育苗容器和科学配方的专用育苗基质,以及辅助培育综合管理措施组成,育苗速度快、产出苗木整齐度高、栽植后生长健壮、成活率高、管理便利。归纳起来,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节约土地,节省劳力。以往果农建园需将老果园的病树、死树全部伐掉,而采用容器育苗技术无需占用老果园及大量耕地,只需在自留地或院落就可完成幼苗培育,完全不用担心因伐掉老园老树而几年没有果业收入。每亩能够培育1700~1800株苗,可节省大量劳力。
2)育苗周期短,老园更新快。传统苹果园建园更新换代至少需要6~7年时间,采用工厂化容器育苗技术可在空闲地上育苗,2~3年内苗木根径可达4~5cm、冠径可达1m以上,已能开花并少量结果。移栽时不伤根、不缓苗,次年即可大量结果,既能保证在果园更新期间果农收入不减,又确保了苗木的纯正。
3)栽植不受限制,四季均可移栽。用该技术培育的苹果苗木,不起苗,不伤根,不失水;可拆卸的控根容器更易运输,不易使原根土散落,省力方便,四季均可移栽,而且成活率高。
4)大苗可全冠移栽,育苗与整形同步。特制育苗容器控制了主根系的生长,促使毛细根快速生长,形成粗而短的发达须根系。由于根系数量大,营养充足,树木生长旺盛,移栽时不需要落头、截枝、摘叶,可在苗床内整形,全冠移栽。
5)可快速建立矮砧密植集约高效示范园。采用该技术能培育出健壮、整齐、结果枝组布局合理、便于管理的优质矮化成品大苗,快速成片建立矮砧集约高效栽培苹果示范园。
3小结
我们借鉴绿化树种控根育苗技术,加以改进后应用于苹果大苗繁育之中,利用院落空地育苗,带土大苗移栽,成形快,好管理,结果早,缩短了幼苗期田间需求时间。经在阿党镇唐呼村建立容器繁育苹果大苗示范点观察,栽植容器大苗比传统育苗栽植的田间幼树期缩短一半时间,管理工作量减少50%~70%,果苗侧根数量是常规育苗的20~30倍,苗木健壮,枝梢生长量大,分枝多,叶片厚。
苹果树苗在繁育基地培育2~3年后,地径可达4~5cm,幼树整形可在繁殖地完成(图3),带土移栽不缓苗,2~3年内可实现果园更新改造,彻底解决了苹果新建园苗木质量差、建园占用耕地多的难题。
声明:伊宁农业种植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
本文标题:庭院空地育大苗更新老龄苹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