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是水稻常用的一种肥料,那怎样怎样才能提高水稻磷肥施用效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水稻磷肥施用效果的方法。
1、提早施,水稻苗期对磷吸收最快,占生育期吸收总磷的一半,故苗期不能缺磷。过磷酸钙在贮存时易吸潮结块,在施用时,要打碎过筛。磷容易被土壤中的铁、铝、钙固定而失效,故磷肥应施于种子和根系的周围,以利根系吸收。
2、与有机肥混合施,磷肥特别是钙镁磷肥与有机肥混合,可使磷肥中那些难溶性的磷转化为水稻能利用吸收的有效磷。由于磷肥混合在有机肥中,可减少与土壤接触,不易被固定,从而提高磷肥的肥效。
3、分层施,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因此,在土壤底层和浅层都要施用磷肥。水稻常用磷肥作面肥,就是把磷施在浅层,有利于秧苗的吸收,从而促进返青早、分蘖快,一般每亩施磷肥25-40公斤,浅层施三分之一,深层施三分之二。
4、与氮肥混合施用,水稻生育期吸收各种养分有一定的比例,若比例失调就长不好。单施氮肥会造成根系发育不好,贪青徒长,不仅容易倒伏又易遭受病虫害,而氮磷配合施用,既可平衡养分,又能促进根系生长,为丰产打下基础。
5、根外喷施,水稻到了生长后期,根系逐渐老化,吸收养分能力减弱,常造成缺磷。这时,可将水溶性的过磷酸钙喷施在水稻叶片上,使磷通过叶面的气孔或角质层进入植物体内,在抽穗破口期叶面喷施1-2次磷酸二氢钾,以促进谷粒充实饱满,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确保高产。
以上就是水稻磷肥施用效果方法的介绍,种植水稻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这些施肥的技巧,更加科学地施用磷肥。
最近不少农民朋友及示范户跟我们反映自己的水稻出现倒伏的情况,通过分析,我们来说说采取何种办法如何来避免水稻倒伏?
合理施施,做到控制氮肥,氮肥不应多施用晚稻,增施钾肥可以增加水稻杆子的韧性,适当加入一点硅肥。
纹枯病现在已经显症了,而且部分地区很严重,可以选择爱苗、阿特米、阿米妙收、尊宝、满穗等等药剂治疗,这时候一定要用好药治疗。科学防病治虫才是硬道理。
直接稻包括移栽稻不易种的太稠,密度大的话长得杆细杆软。
品种选择方面,一般农民喜欢种植好种易管、丰产稳产、矮杆的品种。除此之外,专家建议尽量选择大公司品种,选择在本地种植超过2年的品种,相对抗性抗病性要好一点的品种,要因地制宜。
水稻在采用浅湿薄晒灌溉时,各个生育时期的灌溉略有不同:插秧至返青期采用浅水灌溉,分蘖前期湿润灌溉,分蘖后期晒田,拔节孕穗期及时回水灌溉,抽穗开花期保持浅水灌溉,乳熟期湿润灌溉,黄熟期湿润落干。
返青期返青期浅水层的掌握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秧龄较长的秧苗,水层可深一些,反之则可稍浅些。分蘖后期这个阶段晒田必须要严格掌握好时间和程度,才能充分发挥晒田的作用,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晒田过早会影响分蘖,晒田过晚会影响幼穗的分化。晒田的时间应在分蘖后期至幼穗分化前,晒田的程度,要看田、看苗、看天气决定。同时晒田还要根据水源条件和灌区渠道情况,分片进行晒田,避免晒田后灌水不及时而造成干旱,影响作物的生长。
抽穗开花期抽穗开花期的水稻会因遇到高温天气而减产,当夏季温度达到35℃时,就会影响稻花的授粉和受精,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为防止夏季高温的伤害,适当加深灌溉水层。
黄熟期此时不能过早脱水,脱水过早会使土壤干燥,强迫成熟,影响籽粒饱满,降低水稻的产量。同时也不能使水分过多,否则会造成延迟成熟,青粒增多,同时也不利于收割。通常要使田间落干,这样有利于收割。
声明:伊宁农业种植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
本文标题:怎样提高水稻磷肥施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