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月下旬,从江县农业部门了解到。依据日前江县农业部门在丙梅二村、长寨等地农田间调查得知,某些早栽田白背飞虱虫龄已达4龄,目前防治水稻病虫害的形势非常严峻。
获悉,在监测中发现,当前稻白背飞虱中等发生,每100丛平均虫量达到792头,最高虫量每100丛在1700头;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部分田块偏严重发生,平均卷叶率百分之九点二,最高卷叶率达到百分之十六点五,每100丛平均幼虫量89头,最高幼虫量达到130头到160头。目前正处于第三代稻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2~3龄(若)幼虫危害的高峰期,与此同时,根据气象预报得带,6月下旬期间主要是以阵性降雨天气为主,对田间害虫的繁殖危害非常有利。若是防治不力,错过目前最佳防治时期,将会导致田间大面积发生病虫害。
为了切实做到目前防治水稻病虫害的工作,今日,该县紧急部署,及时召开会议,要求各乡镇、各级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农业部门不失时机的组成技术指导组深入到各个乡镇村进行指导防治,各乡镇农业中心技术人员务必需要深入到田间做到监测调查,搞好虫情返馈,及时指导开展防治。
水稻白背飞虱:昆虫名,属于同翅目,飞虱科。主要分布在我国英白、水稻种植区。寄主在小麦、玉米、水稻、英白、早熟禾、甘蔗、高粱、稗草等。主要是以成、若虫群集在稻丛基部,刺吸茎叶组织汁液。虫量比较,受虫害严重时将会造成水稻植株瘫痪倒伏,俗称“冒穿”,造成严重减产或是失收。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择使用抗(耐)虫的水稻品种,加强肥水管理,适时烤田,防止偏重施用氮肥,避免水稻后期贪青徒长,创造对褐飞虱孳生繁殖不利的生态条件。
2、生物防治:在褐飞虱的各个虫期寄生性以及捕食性天敌种类比较多,在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瓢虫等除外,还有蜘蛛、线虫、菌类对褐飞虱的发生具有非常大的抑制效果,应该保护利用,提高自然控制能力。
3、化学防治:依据水稻品种类型以及发生飞虱的情况,采取压前控后或是狠治主害代的策略,选择使用高效、低毒、残效期长的农药,尽可能考虑对天敌的保护。
湖北省水稻已经开始陆续移栽,不少农户反映,每年水稻在移栽后都会出现苗子返青慢,分蘖差,甚至叶鞘发红出现死亡症状。
为此,笔者连线湖北省肥料专家肖建洲,肖专家介绍:"水稻在苗期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僵苗、白苗症状,这其实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关,目前,比较好的一种办法就是移栽后追施‘妙配’,它可以一次补齐10多种肥料,一般追施后5-7天,水稻即可返青,并且分蘖增强。",肖专家还介绍说,"妙配"可以和尿素或者除草剂混合使用。
声明:伊宁农业种植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
本文标题:巧治水稻白背飞虱等病虫害须综合考虑